流落在台灣的亞細亞孤兒(二)  


    民國五十九年春,泰方與孤軍經過六次談判,在十月中旬達成協議:流落泰北國軍得以「移民」方式留居泰境,青壯人員成建制改編為泰北山區地方自衛隊,擔任泰、緬、寮邊境一線的治安、剿共任務。十二月,泰方和孤軍在昌孔成立聯合指揮部,泰國革信少將、吞通上校任正副指揮,孤軍第三、第五軍聯合指揮部副參謀長陳茂修為聯絡官。孤軍自此正式加入泰政府軍邊境保衛及內部掃蕩反政府武裝作戰行動。
    民國六十一年,泰反政府軍主力退入寮國,孤軍參戰部隊陸續回到泰北,經歷兩年征戰,孤軍有九百多人或斃或傷,留下一堆堆孤兒寡母,含悲飲泣。泰政府對參戰傷殘官兵同意發給公民證,正式接納為泰國公民;其他參戰官兵發給居住證,納入泰軍體制,未參戰部隊全部解除武裝,就地生產。孤軍拒絕改編方案,泰方停發補給,並拖延公民證之發放,直到民國七十年,泰國中部考牙山的反政府游擊部隊再度活躍起來,孤軍也再次被邀請參戰,李文煥將軍為了爭取孤軍在泰生活空間,答應由三軍師長陳茂修、五軍師長楊維綱帶領所部與泰黑豹軍會合,於泰軍進攻受阻,無計可施時,以迂迴攻擊方式,血戰三日,拿下游擊部隊的總指揮部。徹底掃蕩了盤據考牙、考柯兩山區達二十年之久的泰共基地。自此,凡參加過歷次與反政府軍武裝部隊作戰的兩千多官兵全部加入泰籍,以性命掙得了一紙合法的泰國公民證。其餘人等發給外籍人居留證。惟仍有部分不知適應潮流之頑強老兵或因不合申請居留條件之難民及其後裔,目前仍持用難民證,過著行動受限,生活艱困的日子。
    基於泰北係屬敏感地區,「大陸災胞救濟總會」雖自民國四十三年底起,即對該地區展開緊急救助。但均屬安定難胞生活、扶助難胞就地生存發展。至中泰斷絕邦交,救總對泰北難民村就地救濟工作,更深受不利影響。直至民國七十一年,中泰關係改善,救總重又組織「泰北難民村工作團」,對救助泰北難胞,方能提供實質之幫助。尤其是七十六年起實施的「泰北難民村就地救濟工作五年執行計劃」,其中包括農業輔導、畜牧業輔導、教育改進及補助、醫療服務、手工藝訓練、水利工程建設、道路橋樑建設、電力工程建設、傷殘難胞收容、貧戶食米救濟等工作。對泰北難民村之生活改善實不無小補。且五年計劃於八十年底結束後,基於難民村的改善工作尚未完成,復有「後續三年支援計劃」至八十三年底結束。自八十四年起,泰北難民村的援助計劃改由「慈濟功德會」接手。慈濟計劃以三年的時間,花費新台幣一億元的經費,繼續從事教育改善、衛生、醫療服務及一般建設工作。救總則保留「泰北工作團」,持續貧戶食米發放與急難救助工作。但泰北六十四個難民村分佈於緬、寮接壤之清邁、清萊、密豐頌及塔克四個省分,東西綿長一千五百餘公里,面積約計七萬餘平方公里(約為台灣省之兩倍半),交通不便。各村所受照顧亦不相同,貧富差距頗大,有些村落幾乎已被外界遺忘,無從領受外界援助,在荒山野嶺,缺少開發的環境中,每戶平均年收入僅泰幣一千銖,連填飽肚子都有問題。遑論生活設施改善,生活品質提升的奢想。而知名度最高之「美斯樂」難民村,雖經各界多年關注及協助開發,至今仍吸引許多善心人士,願意提供各項援助。包括書籍、醫藥、文具、玩具及衣物等。其吸引人的理由是,即令是觀光村,貧困程度依然令人同情,其他村落的生活水準就更叫人難以想像了。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泰緬權促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