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變異鄉 祖國是台灣  

 某日,和春夏的奶奶在午後閒情時,坐在家門口聊天。她說她22歲就隨丈夫逃難到泰國,輾轉在新寨此處定居下來。她說:「逃難時,晚上睡覺連鞋子都不敢脫,一聽到槍響就馬上醒來逃跑。」她也很驕傲的說,她有個女兒(也就是春夏的姑姑)到台灣當仲介,嫁給了同樣是從泰北過去討生活的男人,賺了錢還拿回來,把家裡改建成了水泥房。 

       問她還會不會想回去雲南,她說:「留在泰國比較自由,若待在中國,老了還要被逼著作工,不然沒飯吃,很辛苦。」 

       我想,阿奶已經在此處落地生根了,要她再回去一個只留存在22歲少女年紀前的故鄉,就算稱為「故鄉」,實際上,大概也與「異鄉」無異了吧。 

在已繁衍至第三代的泰北,「故鄉」這個名詞變得越來越虛幻。當地人們在介紹台灣過去的朋友時,都會用「祖國台灣」來形容我們,這個詞,聽起來有點荒謬,背後也藏著許多無法改變的悲哀。 

他們的「祖國」應該是有著秋海棠疆域的「中華民國」,他們的「故鄉」應該是飄揚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雲南省」,但,這些客觀條件,在2007年的今天,卻已消失殆盡。 

他們的「祖國」縮小了,在國際及國內社會,失去了該有的尊嚴;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隨著意識形態的改變,也逐漸削減對泰北孤軍後裔的照顧。而他們成長的地方,雲南,卻早已改弦易轍,飄揚著「共匪」的旗幟。 

他們沒有辦法,他們比單純「失了根」的人還要痛苦,因為,他們的「根」早就不存在了。所以,即便大多數的人都不曾踏上台灣島,他們還是隔著山、隔著海,將台灣視為精神上依附的對象,天天遙望著「祖國台灣」。 

但,「祖國台灣」可曾好好照顧他們?他們視我們為祖國,我們又怎麼看他們? 

       不禁覺得,當初國共內戰時逃到台灣的「外省人」幸運多了,日子也隨著台灣經濟起飛而變得好過。雖然,「族群融合」在近年的台灣又有些被刻意撕裂的跡象,昔日的「精神領袖」也成了「國家罪人」,但至少,能夠活在青天白日滿地紅之下,不必「老了還作工」,也不必辛苦的尋找國族及地域矛盾下的心理認同,比起留在大陸或是流落在泰北的同胞,日子真的好過太多了。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貼自文政的[我們都是一家人]網站http://blog.xuite.net/bestwill/tha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泰緬權促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