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著回緬甸時的筆記,零亂的字跡,都是沉痛的記憶。

813的記事欄上,寫著「戴聰早」三個字。這名字,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聰早,一個已八歲大,才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全家從種植罌粟維生的山上,搬到離臘戍4公里的美航

近幾年,在緬北臘戍市有個新景象,許多無法再種植罌粟的人家,都會舉家搬遷,在臘戍市的邊緣或郊區建立起新家,並群聚成為「新寨」。這些人家,失去重要的經濟來源後,大多靠種玉米及打臨工維生,茅草屋和居住環境泥濘是這些新寨的「特色」。思即此,不由自主地想到,國際社會在強力要求剷除毒品的同時,卻沒有給種植毒品的人民一個正常出路的機會,讓本就與世隔絕的這群人生活更加困頓,甚至家破人亡。這個慘烈的責任不知誰願擔負?

家中排行老大的聰早,背上揹著一歲大的弟弟,因家境貧困,父母靠打臨時工,一天不到40元台幣的收入,得養活八歲、六歲、五歲、三歲及一歲大的五個孩子。老師說聰早的功課很好,考試都是第一名,但因為得在家照顧弟妹們,其實無法正常的到學校去好好上課。小小的年紀,還學不會寫「犧牲」兩個字,就已經在犧牲了。

我記得聰早看到我們,羞怯的眼神充滿著渴望,這眼神,正是我小時候面對新奇的人、事、物時,因為盼望而有的眼神。

小學時,每當外國人到學校探訪,我們都會很開心,因為外國人就像聖誕老公公,每次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好吃、好玩的禮物;所以,只要看到外國人,就知道有禮物可以拿了,每年我們都會期待他們的到來。在聰早的眼神中,我看到童年時的自己。

可是,聰早,我想對妳說,我們希望給妳的,不是稍縱即逝的喜悅,而是可以改變妳未來一生的禮物,這麼說,我自己也覺得有點誇大,但這正是我們這次所以來探訪並將努力的一個目標啊!

    請原諒我沒有滿足妳當天的渴望,讓妳失望的送走我們。

讓我們一起許一個願吧!祈願和妳擁有相同渴望的人,都可以得到改善生活的機會。就像播種希望,有一天,妳也可以成為滿足別人渴望的人!

 

寫於2
009/9/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泰緬權促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