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4月底到5月初正值泰北華文學校的暑假期間,所以這次的泰北行無法看到學生平日上課學習的情況,這是比較遺憾的。不過,也走訪了不少華校,見到了當地的一些校長師長,也聆聽了他們一些治校教學的想法,感受頗多。

 

    在光復中學之後,我們陸續走訪了滿星疊村的大同中學、回龍村的回龍學校、漂排村的漂排中學、民模村的仁愛小學、康興村的健群中學、永泰村的治平學校等,這些學校中,稍具規模的算是大同中學,有些學校除建築陳舊外,基本軟硬體設施也不足,更嚴重的是經費問題,包括了學生沒錢繳學費和老師薪資發放困難等。但是很多學校依然堅持苦撐經營,為的是希望中華文化能夠繼續傳承下去,除了讓人感動外也只有對這些長輩們敬佩了。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回龍學校的范雲華校長了。她本人是台灣人,數年前結束了在台經營的幼稚園,把存款都帶去泰北,在當地創辦了聖愛兒童之家,專門收養孤兒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之後又接管了幾近瀕臨停校的回龍學校,終讓當地的華裔子弟不再因貧困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我想,泰北雖然依舊貧困,但由於很多很多有愛心的人在關懷付出,讓泰北華文教育在風雨飄渺中仍能見證她的堅韌,不過如要能屹立不搖甚至永續發展仍然需要更多社會人士給予關心。

 

    走訪了一些學校後,先到某處泰緬邊境探視了一下在崇山峻嶺中的泰緬兩國交界帶,那裡其實是比較隱蔽的地方,幸好有熟人帶路我們才得以一窺其境。之後,我們來到了曾經是第五軍駐紮地的美斯樂。

 

    美斯樂,名字聽起來很美,也是目前泰北難民村中名頭最響亮的村落,但背後卻有一段艱辛的歷程。自三、五軍撤退至泰北後,為求生存必需幫泰國政府打泰共、苗共,並在征剿了位於泰北邊區一帶的異動武裝份子後,這批孤軍才正式獲准在泰國的土地上落地生根,而美斯樂即成為五軍的落腳地。早期的美斯樂,整區是莽莽森林、原始野地,在經過五軍軍民墾地伐林、破竹建屋及後來「送炭到泰北」的活動後,現今的美斯樂,已是嬌美櫻花爭奇鬥豔,漫山茶樹葉茂枝繁,並發展成為觀光村,亦是泰北著名的觀光景點。

 

    到美斯樂,憑弔了五軍軍長段希文將軍公墓,看著墓碑及四周牆壁資料記載,時光彷彿回到過去:一個將軍如何在異地帶著他的部隊闖蕩金三角,出生入死,經歷了驚心動魄的生死考驗,爾後在被國家徹底拋棄後,為求生存和讓部屬能不再流浪,又如何在異地用生命換取居留。一甲子悲歌,今天來看,尤其對泰緬孤軍來說,沒有對或錯的選擇,只有沒得選擇的無奈啊!

                                              文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泰緬權促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