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載於Nownews論壇2010.12.09:http://www.nownews.com/2010/12/09/142-2671026.htm

        海外的華人,基本上具有相當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無法以單一的觀點而認定其共同的屬性,有時亦無法以膚色面貌判斷其是否為華人。要研究海外華人,範圍應涵蓋他們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展現和特質。

 

        華人移民海外,有史可查是漢朝開始。唐朝時期,移居國外的華人逐漸增多,許多外國人稱海外華人為「唐人」,至今在國外很多地方,華人群聚密集的地方仍保有「唐人街」之類的稱呼。據統計,目前海外華人約四千萬人,而在東南亞的華人近三千萬人,東南亞可說是華人社群移居的主要區域。

 

        早期的海外華人因經商或連年兵亂影響來到東南亞,他們在認同上,無疑只是把東南亞當作暫時落腳的地方,而「中國」才是他們最終的歸宿。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民國建立到東南亞國家紛紛脫離殖民獨立,華人的身分問題也變得「矛盾」起來。不少東南亞國家,用同化或種族隔離政策,讓華人面臨必須被同化和入籍當地的問題。在經過數十年後,很多華人確實已被完全同化,有的甚至已不會講一句中文或其原保有的方言,亦無法從其外表認出他具有華人特徵。

 

        中國大陸和台灣早期很喜歡把海外華人稱為「華僑」,這個名詞晚近引起很多爭論。因為「僑」的意涵,是指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的公民身分,而事實上很多華人並不具有。在東南亞,很多華人已取得當地國國籍成為公民(少數例外),他們比較更能接受的是「華人」或「華裔」這個詞,而「華僑」則多少有點政治意識上的型態主義。不過,不管是中國或台灣,為了自身的對外發展,透過各種管道和投入資源方式,亟欲拉攏華人向心力,來取得華人至少血緣文化上的認同。

 

        在歷史認同上,中國雖然是「祖國」,但在現實上,由於東南亞華人多已入籍當地,東南亞國家也已變成他們的「國家」。東南亞的華人,很多已可參與當地的政治實務,亦積極融入當地社會文化等。雖然東南亞華人努力融入當地生活,但有時也會因經濟上的強勢或文化上的誤會,受到敵對的眼光與歧視,如印尼排華、緬甸排華、馬來西亞「五一三事件」等案例,顯示華人的身分在東南亞多少還有點被排外的情緒性成份存在。

 

        東南亞的華人,身分上雖多已成為實質東南亞人,但在社會文化上還是保有一些「華性」。在社群上,他們習慣找華人主要居住的社群認同,然後組織宗親會、鄉親會館、華商社團等鮮明的中國社會特色。另一方面,他們在語言文字、住屋風格、衣著服裝、飲食偏好等方面,仍保有著華人的生活文化。尤其在飲食文化上,獨特的料理、精緻的菜色、講究的風味、氛圍的裝飾等,都顯示即使在海外或東南亞,他們依然用懷舊的、熟悉的家鄉味來共同引領和繼續保持華人的特有傳統。

 

        今天的海外華人,雖然身分上不屬中國(或台灣)國民,但因祖籍地的關係紐帶或父輩基因,多少仍在文化上顯現出一定的認同。當然,不同地區的華人有著不同差異性,但至今仍難完全徹底的根源質變。隨著中國的崛起和台灣的開放,海外華人的跨國性投資只會愈來愈頻繁,他們特有的民族文化讓他們除了國家認同外,在其他方面更能具有多重認同。

                                                                                                                                    楊文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泰緬權促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