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想,該如何記下這充實的一天,心裡起伏的感慨與交織,跟著劉姐趕著不遲到的時間,收獲的意外,驗證了江元慶老師的:冥冥之中自有冥冥!
早上10:30與江老師元慶會晤收獲
好久不見的江老師,依然神采奕奕,不浪費任何一分鐘時間的眼神依舊,那份
堅定,感染在以下的對應中:
劉姐:江老師要為我們寫書的決心,從劉姐敘述的泰北行中,更加堅定。劉姐從緬甸
僑校董事口中確認護照購買過程及僑生到台灣的「流程」,原訂的緬甸之行,
因政局不穩,暫時取消。江老師聽到劉姐緬甸行的計畫,亦深感興趣,除計畫
隨行外,並承諾將第三批同學故事以周刊或出書方式記載,做為歷史見證。
江老師:
周刊部份:鎖定商周、遠見,看能否以記實刊載;但逾時性甚高,但極具傳播成效。
集冊成書:不論價值及深刻度皆比周刊更有力,具記念性,陳述也相對深刻。
最後協議:如有可能,江老師會陪同劉姐至緬甸蒐集孤軍資料,證明孤軍後裔存在於
緬甸之事實。並以法、理、情之角度,探究滯台之孤軍後裔淪為人球之命
運。協助解決在台生存問題。
要求美萍蒐集同學(5~10位)中有軍職證明的同學資料,以便老師到緬甸做個案訪查,
及故事撰寫。
整理後,可有幾個大方向:
一、 尋找孤軍證據。極有可能親抵緬甸實地訪查,以真實故事還原歷史。
二、 情、理、法的相互運用,以個案為故事主角。
三、 在台孤軍後裔相關資料蒐集。
中午12:00與律師及協助本會善心人士餐敘討論
出席:劉姐、賴律師、詹律師、吳律師、徐副教授、蘇研究員
學生代表:泰光、開莉、雲雲、美萍
劉姐:選舉後,我們顯然要重新尋找協助的立委。但前面的努力也沒有白忙,將在近
期內進行的事情有:
一、拜訪新科立委。(已設定四位立委,將在年後拜訪)並以書面說明學生狀況及努力
方向。
二、爭取媒體採訪報導。
三、成立「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請美萍再重新以全國性的社團為成立方
向,繼續進行。
賴律師:1月12日移民署開誇部會議時,致電李副組長臨鳳,問詢會議結果:
一、將同學狀況分兩階段處理
二、移民法實施前入境,實施後有出境記錄的同學,可用母法中沒有「出境記錄不得
申請」的規定,要求警政署解釋並處理。
三、實施後入境的同學,將在下一階段研究處理。
四、有機會遇到行政院長,如我們同意,會告知張院長泰緬學生的狀況。
五、泰緬地區的僑生,其實是台灣很好的外部經濟橋樑,可跟打經濟牌的候選人談,
對於發展台灣經濟,是很好的多元途徑。何況這些人都是居住國外的中華民國國
民。
六、成立全國性的社團,可以請教詹律師。
徐副教授:一直認為他們天生就是中華民國國民,而且對於文化與族群經濟的融合,
是非常重要的代表。就是不知道政府在想什麼?
賴律師:尋找立委協助時,一定要將需要幫忙協助的事做好準備,讓立委一聽就清楚
我們希望他們幫什麼樣的忙?或是如何幫忙?
美萍:李副組長認為我們可以在國籍法施行細則第三條中找出路,由內政部去認定,
但國籍科堅持我們無法出具無國籍證明,而不同意。
劉姐:修法或專案解決,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不論是移民法第16條或國籍法。
下午14:30拜訪「中華救助總會」
一、2007年11月7日本會請求「救總」贊助在台泰緬學生之獎助學金計劃,已獲得
「救總」理、監事會同意通過。預計本年度3月份接受申請。
二、目前本會建議以私立及偏遠地區的學校為優先考量,理由是偏遠學校學生打工
機會少,私立學校學費昂貴,希望能減輕學生經濟壓力。將由「救總」發函至各
學校,通知同學申請。
三、大一新生(僑大分發或直發),符合申請條件者,也設為優先考量對象;
原因:大一新生在適應就學與工作環境上仍屬不熟悉之階段,故為優先考量對象。
申請資格:凡泰緬地區來台就讀大專院校,經濟困難、學業及操行成續均80分以上,
且無不及格科目之在學僑生。
申請方式及應繳文件:
申請方式:每年3月份,請學校轉送申請表件
應繳文件:
一、本獎學金申請表一份
二、就讀學校學生證、上學期學業及操行成續單正反面影印本各一份,成績單須加蓋
學校證明戳記。
三、僑居地清寒證明書或學校教官出具證明。
審查標準:為要求此獎學金之公平性,將由「救總」統一審核通過。於每年4月召開
專案會議,進行審查。獲獎名單,除由各校轉知申請人,於「救總」網站公佈。
並公開頒發。
劉姐與林組長討論泰北師資培育計劃
目前泰緬地區最為嚴重的教學困境
一、師資缺乏:教師的程度及經驗及教學技能,是泰北在教學上很大的瓶頸,必須將
最迫切的師資問題改善才行。
二、教科書:泰北地區學校向僑委會要的教科書,國文、英文、數學,數量嚴重不足
。泰北的孩子,仍舊維持「代代相傳」的教科書共用制度,即每學期結束後,要將
課本歸還給學校,等新學期再使用學長姐們的課本,還得將學長姐在上頭的筆記
擦掉使用。
林組長:「救總」有個新構思,希望與泰北僑校建立遠距教學網絡,一來可以解決泰
國政府對台灣志工老師的限制,二來可以讓泰北的教學更多元、國際化,在解決
泰北師資教學經驗的困境上,也可直接與台灣做交流。
劉姐:這是個好構想。也是我們光復顏校長的計畫。
林組長:「救總」也有計劃組織教師培訓團,以提升當地教師教學能力及經驗交換。
劉姐:當地存在許多優秀的人才,這次的泰北行,真可說是去挖寶,學生都很聰明,
只是缺少見識,如果能好好培育,有許多人才。
過了半小時,葛理事長雨琴加入討論
葛理事長:泰緬地區的獎學金已通過了,3月份就可通知學生提出申請了。
劉姐:真是感恩啊!
葛理事長:同學國籍的事,進行得怎麼樣了?(美萍略述目前進度)
葛理事長:可能會要你們簽切結書,在你們拿到身份證後,親人不能以此提出依親申請。
來自美國的劉先生,在大陸偏遠省份做希望工程,在看到「重返異域」一書後,對泰
北生起悲憫之心,希望能奉獻已力,幫助泰北貧苦地區。
劉先生:泰北目前的情況,我們可以幫助的部份有那些?
劉姐:除了教室改建,最急迫的是偏遠地區老師的薪資認養,平均每位老師薪水在泰
銖5~6仟塊左右。認養學生就學,平均10萬台幣可認養15位高中生(一學期)
劉先生:會先跟在美國洛杉機的朋友聯繫,等回國投票時,也想去一趟泰北了解狀況。
劉姐:隨時歡迎。
還有許多沒有記錄的,太多的感動、震撼,對於無私的奉獻更多了深層的認識!
李美萍 200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