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中華民國99年9月3日(星期五),晚間七點整。
地點:台北縣永和市中正路88號2樓
出席:劉理事長小華、覃常務理事怡輝、王理事濟群、李理事國泰、宋理事安亞、周理事文富、張理事明珠、馬理事永雷。
(委託出席:黃常務理事華金、江理事元慶、汪理事詠黛;
請假:錢常務監事秋華、徐監事筱菁、曾理事逸武、趙理事
雲龍)
一、理事長致詞:感謝大家特地撥空參與這次的會議,說實在話,今天的會議會有些沉重,首先先跟大家報告近期會務工作:
(一)泰緬學生申請身分狀況:
移民署共核准居留人數2113人(8/31統計)
本會會員領證人數:1294-29(未取得居留證者)=1265人
非會員領證人數:2113-1265=848人
本會協助中會員,尚有29位未取得居留證。其中10位失聯,3位已核發軍職證明,但未送件申請,理由未明。16位尚在國防部查核軍職親屬關係中。
(二)其他協助事項
1、學生生病、住院慰問及生活補助。(今年度共補助2人,98年度補助10人)
2、被收容學生責付協助。(今年度共責付11人)
3、提供學生辦理結婚登記資訊。
(三)其他活動
1、4/24帶文傑、德胤赴泰北訪視。
2、7/3舉辦感恩餐會。馬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博
士、內政部長江宜樺、移民署長謝立功、僑委會副委員
長任弘、移民署入出國事務組李臨鳳組長等官員出席。
3、7/25至7/31,理事長組團訪視泰北。共12村、10景點、6所學校,並評估「美麗家園」計劃可行度。
4、8/20參加「南洋姐妹會」舉辦「失落的移民第一線工作者行動策略」會議;研議明年「移民法」修法內容。
5、8/25理事長接受蘋果日報採訪---談工作權問題。
(四)近期會晤團體
8/18理事長拜訪「中華救助總會」,相關內容請詳見(附件一)
(五)待處理事項
1、已取得居留證之學生工作權問題,移民署署長關注,但不在
權責內,內政部部長亦關注。本會法律顧問詹律師與勞委會
王如玄委員長協調中;依正常程序須修法。本會建議內政部戶政司國籍科直接核發單一國籍證明,正在努力中。
2、原申請依親,但依親對象死亡或消失,無法申請居留等個案
問題。(共5人)
二、討論提案:
(一)案由:本會因泰緬學生居留問題大致解決,後續方向,請 討
論。
說明:本會被協助會員除16位已經在作業流程中即將拿到居留證外,有八百多位同學未透過本會協助而自行拿到居留證,表示在「有法可據」的狀態下,泰緬學生已經可以自己申請居留証,本會的功能不再那麼重要。
特殊個案及工作權問題尚在努力或轉介其他相關團體協助解決中,協會後續問題請於理事長詳細說明後,討論並決議是否繼續運作?
決議:協會繼續運作。並找一熱心、熱忱的專職人員,配合理事長處理本會事務。
討論提案簡錄:
理事長:本會因為九月底三位工作人員都要離開,去追求
自己的理想,協會也不可能做阻擋,加上,學生拿到居留證後,都不繳會費,1294個會員轉一般會員(每年繳1500元)才149人,今年到8月底為止已經超支522.294元,預計今年全年度將超支約80萬。明年收入狀況想必會更差。與其等坐吃山空,不如將協會現在關閉,餘款轉交中華救助總會,繼續執行緬北「讓愛紮根計畫」,讓今年才剛獲得學費認養的160個孩童有機會受完基礎教育。所以在人力及財力的考量下,是否要停止協會的運作,請大家商議。
覃常務理事:如果階段性的任務已經完成,如日後有其他目標,再成立也可以。
張明珠理事:理事長是否覺得協會仍有必要繼續維持下去,如果仍有事情沒有做完或完成,人力及財力我們再來想辦法解決。
理事長:學生雖然已經取得合法居留證,但仍有工作權上的問題得繼續努力。我個人的目標是希望做到讓政府願意正視泰國、緬甸地區仍有無國籍華人的事實及修正讓泰緬地區無國籍華人回國辦法。
宋理事:協會如果真的要繼續下去,費用及人力上的考量,真的非常必要,工作同仁的心態及熱忱,和協會未來的發展性,都是必須深思的問題。我個人非常佩服理事長,但是協會如果已經沒有所謂的熟手幫助理事長,不論在體力及心力上,真的會很難消受,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
李理事國泰:我個人也非常佩服理事長,付出那麼多,好不容易才成立的協會,真的要結束非常可惜,協會還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我個人支持繼續運作,可以再找泰緬孩子或是台灣本地人,但對泰緬地區有熱心及熱忱的人來擔任工作人員。
如果考慮到經費的問題,我家裡有空屋可以借協會當地址,水電費用我也可以認捐,這樣可以省下費用來持續經營,協會也可以成為泰緬孩子的家,一個可以依靠的地方。
至於工作人員我推薦○○○、○○○,或找明愛會張正堯老師及黃通鎰校長推薦曾經去過泰北服務的優良志工,相信以他們對泰北的熱情,應該可以找到適當的人選。
馬理事:我也支持協會繼續運作,關於經費的部份,可以以專案計畫向所屬機關申請補助,計畫書可以請教其他團體協助,相信是可以找到解決方法的。
周理事:聽到理事長說要將協會解散,心情真的很沉重,我一個人也幫不上什麼忙,又不知道該怎麼樣安慰和說服劉姐。我個人百分之百贊成協會繼續運作,並且要找一個專職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專職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不要考慮找兼職,協會存在真的有它的功能和必要性。至於會員不繳會費的問題,如果理事們方便,可以用道德勸說的方式提醒大家繳費,畢竟這個協會是大家的,不要等到出事了才想到協會,協會關閉了也是大家的損失啊。
王理事:支持協會繼續經營下去,因為協會存在的功能意義重大,理事長帶隊前往泰緬視察,間接會成為日後台灣和當地的交流平台。
三、散會。
20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