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有血有淚的「孤軍後裔」為了追求自由民主,所遭遇到的困難及如何克服的好書。
本書一方面描繪了一群熱愛「中華民國」的「泰北孤軍」及「反共救國軍」壯烈殉國後,其家人仍五十年如一日嚮往著—台灣的愛國情操;但同時也呈現了其子女萬里歸國後所遭遇到的問題:沒有身份證。
作序本人印雄原於復興基地民國五十五年,奉 蔣公中正總統之命,祕密率領「反共救國軍」及會合「西南孤軍」空降及深入雲貴作戰八年,這一群可愛的忠貞的孤軍子弟,就此在戰火中生長!
民國六十四年初,印雄奉命將進擊成都、昆明,特電台北,由 經國先生同意(雄前為經國先生之作戰組長)為免除泰北眷屬子弟乏人保護之疑慮,及戰地負擔,特請將國軍之前26A、39A後改為第三軍、第五軍及反共救國軍三○二、三○五縱隊楊維綱、范明仁所部(均已作戰陣亡)之孤軍子弟陸續空運來台入學,以期造就人材留為國用。
不意七十六年後, 蔣經國總統去世,原孤軍仍在大陸作戰,但其子弟施建國、楊國明等,原係可以申領身份證的,突然變為一律拒發,迄今將近十年,仍有百人不能領到身份證!
八十三初,印雄鑒於愛國志士難得,經報請國安會 蔣緯國上將同意,以「中國老兵統一大聯盟召集人印雄」之立場,予以證明其身份屬實,並以「愛國教育協會」函請 行政院連戰院長、台灣省主席宋楚瑜博士,請務必盡早發給身份證,以安慰孤軍子弟之父兄為國犧牲之在天之靈,當經行政院轉內政部僑委會成立專案小組應即短期內予以解決,但迄今為時近年,仍未領到身份證!
茲由「戡亂條款廢止」,兩岸敵對消失。印雄現兼老兵召集人,愛國協會會長,及全國退休公教人員協會總顧問,若干退休公務同仁,發生困難均找印雄代為協助解決。惟現仍青年之公務員未經過戰火之痛苦,不知道愛國之可貴,一件身份證小事一拖十年,人類已經上月球了,而發百餘人身份證是一天的事,居然比上月球還難!
「有民來歸」,是國家的榮幸,在戰地發身份證十分鐘即可,只要上級批准,可是在台灣復興基地-公務員呀您,您們養尊處優,上級已經交辦,您們還是拖,殊不知這是違背國策剝奪人民權利,會將國家弄垮的呀!如此等國家亡了,您退休還有別人來協助您嗎?行政院已經同意要您們儘速解決了,憲法還可以修改三次,難道發身份證比修憲還難嗎?
孤軍子弟是國家的瑰寶、希望,您看了這本書,能喜歡他們,珍惜他們忠於國族的精神,即日督促有關方面發給身份證,並照顧其出路,如此始可對「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民治、民享、民有的共和國」有所助益也。
八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於台北